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湖南人的意志与湖湘文化返本开新

媒体:湖南人  作者:湖南人
专业号:柯烨 2013/1/15 23:30:25
刘子甲:黄河被称为母亲河,是因为他哺育了我们的祖先。皇帝们去封禅泰山,泰山因此变得高大。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来源,我们谈到湖湘文化也要谈到它的历史渊源,您能就此问题谈一下吗?
    黄守愚:湖,就是洞庭湖,湘就是湘江,后来代指湖南。从广义来看,湖湘文化是指自古以来生息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民风、民俗、社会意识、科学文化等等的总和;从狭义上说,则是指自古以来湖南的原住民、移民及流寓者所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文化精神。
    湖湘文化的起源很早,湖南道县玉蟾岩考古发现有一万年古稻作遗址,澧县发现六千多年前的古城和稻作遗址,比较严谨的说法,湖湘大地至少有一万年左右的人类文明。炎帝南徒葬于酃县、舜帝南巡葬于九嶷山,三苗九黎因为与中原地区发生战争而不断向南迁徙,古越民种植、驯化野生水稻等等,那个时候就孕育了湖湘的地域文化。殷商、西周一向以“青铜时代”著称于中国古代文化史,湖南也不例外,尤其是宁乡,出士文物中那沉雄厚实、威严神秘的青铜器物,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化特征之一。  

      刘子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开拓疆土,经营湖南,湖湘文化在这个历史时期大体是什么样子的?
    黄守愚:楚文化进入湖南之后,湖湘地域文化再次兼容并蓄。春秋时期,以郢(今湖北江陵县西北)为国都的楚国国力迅速强盛,并开始致力于经营南方。其中一路自鄂地出发,沿洞庭湖东岸和湘江下游向南,于春秋晚期逐渐抵达今湖南地区。于是,这里原有的地域文化容纳入气魄宏大、化合北方华夏文化与南方蛮夷文化而成的楚文化。楚文化大规模入湘后,长沙先民开始较普遍地使用楚文字。20世纪40年代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中出土了珍贵的先秦帛书,全书分甲乙两编,共写有948字,四周用朱、绛、青三色绘有神物、树木等图像和解说词,它是我国最早用毛笔与彩墨书画的珍贵图书资料,又称缯书。
    那个时候的湖湘地区的先民习俗喜歌善舞,无论是婚丧嫁娶,节日喜庆,祭祀天地,行军作战都要起奏音乐。乐器中以鼓为主,50年代长沙仰天湖楚墓出土的小木鼓直径仅14厘米,可以跪坐敲打。五里牌楚墓曾出土一件彩绘龙风漆盾,是一种用于舞蹈的器具。目前长沙楚墓出土的乐器还有笙、瑟、琴、铎等。考古资料证明,当时长沙的管弦音乐和打击音乐都很发达,并出现了专业音乐演奏者――乐师及专业乐队群体。此外,当时的先民信鬼神,好祭祀,因而祭歌和巫歌巫舞在那时的流布相当广泛。
    楚文化入湘后,长沙地区的诗歌文学、哲学宗教等明显发展。楚人善歌咏,有感而发,记录下来,是为楚辞。楚辞是一种散文诗,讲究用韵。长沙出土的帛书《天象篇》除个别几句外,通篇均为韵文。当、常、行、殃、伤、方押阳部韵,溃、李押微部韵,奉、那押东部韵……,可见当时的长沙人已熟习了这种押韵体散文。
    其中最为重要是屈原,他流放湖南,留下的绝响伟词惊骇世界。屈原发展了湖湘地域文化的精髓,其所标拔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天问》探索与怀疑精神、独立不羁敢为人先精神等,影响并建构出湖湘文化的精神传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并远播东南亚及海外华人地区。

    刘子甲:自宋代理学从湖南兴起后影响了中国几个世纪。您可以简要谈谈理学当时在湖南发展情况吗?
    黄守愚:“吾道南来,原系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清末湖南王闿运做的一副对联可以概括这段历史。宋代湖南道县周敦颐濂溪先生,继承了孔孟以后“不传”的“绝学”,成为近世新儒学之先声。濂溪一脉北传洛学二程,后来又南传福建杨时。福建胡安国一家避难湖南的湘潭与南岳,开创湖南儒学的新局面,黄宗羲《宋元学案?五峰学案》称赞胡安国的儿子胡宏“卒开湖湘学统”。胡宏的弟子张南轩集湖湘学派的大成,其学术造诣极高,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不远千里从福建五夷山赶来长沙与张南轩“会讲”,留下“朱张会讲”千古佳话和“朱张渡”的历史胜迹。后来乾隆帝赐匾“道南正脉”,正是褒奖湖南学术对于中国学术之贡献。胡氏一家避难湖南,其使得湖南学风及民风大变。他们主张“经世致用”、“传道济民”、“实事求是”、“兼容并蓄”,这一风气一直延续到今天。

      刘子甲:满清入关后,坚贞不屈的志士大多退隐山林,誓不降清。在湖南老家隐居的王夫之是最著名的一个人物。作为中国又一个集中华文化以大成的人物,他对清以后湖湘文化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黄守愚:“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王夫之对他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涉猎最广,著述极为宏富,其学术思想,纵及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横涉哲学、政治、经济、文学、史学、法学、教育诸方面。王夫之的历史、政治著作,对历代王朝盛衰兴替的因由,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各种政治、政策措施和典章制度的利弊得失,作了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讨和评价,往往慧眼独具,发人深省,梁启超曾说:“王船山论史后人无可非议”。王夫之对他以前的中国古代不同哲学流派进行了广泛深刻的批判性总结,加上他自身独到的哲学思考,使我国传统哲学发展到顶峰,也是湖湘学发展的顶峰。他为近代湖湘文化的真正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后来的邓显鹤和曾国藩先后刊刻《船山遗书》,影响很大。

      刘子甲:请问湖湘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是在什么时候?
    黄守愚:湖湘文化的真正鼎盛从清末嘉道咸同年间开始。安化陶澍“种其因”,“印心石屋策其源”。这重要表现在湘军集团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罗泽南、郭嵩焘等的崛起,也正是湖湘文化千年不变的真实内涵代代相传的体现。
    湖南在湘军集团之后又涌现了以谭嗣同、唐才常为代表的湖南维新志士群体、以黄兴、杨毓麟、章士钊等为代表辛亥志士群体及以毛泽东、蔡和森为代表新民学会成员和初步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将永远被人民铭记。  

      刘子甲:湖湘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孕育,在中华文化中占有极重要地位。请问湖湘文化在它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黄守愚:湖南北面有大江阻隔,南面是五岭,西接贵州四川,地处偏僻,气候多变。而且湖南水少而山多,重山迭岭,滩河峻激,交通不便。在古代,湖南是贫瘠的地方。而当地居民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养成了一种强悍、坚韧不拔、耐艰苦、不怕死的土民风气,独立不羁、自我意识强烈、不肯调和、不轻易服人的湖湘精神内核。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出独特的群体个性。钱基博先生见地甚深。其在《湖南近百年学风》中说:“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迭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交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人杰地灵,大儒迭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宏识孤怀,涵今茹苦,罔不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湛深古学而能自辟蹊径,不为古学所囿。义以淑群,行必厉己,以开一代之风气,盖地理使其然也。”
    在近代,“无所依傍,浩然独往”的精神成为湖南士民敢于冲决网罗的文化底蕴,它演化出强烈的求新求变精神和坚决的反封建精神。湖南的维新志士就毫无疑问的继承了这种“无所依傍,浩然独往”的精神,谭嗣同、唐才常、樊锥、易鼐、杨毓麟等维新志士无疑都是这种文化精神的代表。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说:“近世以来,学术思想之路益隘,而纲常名教之缚益严。然未有敢正面对而施呵斥者,有之,自复生(谭嗣同)始也。”

      刘子甲:近代历史上湖南人才辈出,这是偶然的吗?
    黄守愚:不是偶然的,是数千年的学风、民风传统使然。如果没有几千年的精神传统的长期熏陶,是不可能诞生湘军的。任何一种文化是不可能没有长期熏陶与历史积累而突然一鸣惊人的。如果仅仅看到一鸣惊人的结果,而对某种文化一鸣惊人之前的奋斗不息与努力视而不见,是不够理性、严谨的。
    当然这也了借助于清末大量人才群体的政治事功。湖湘文化借着这一载体获得巨大发展,也为中国文化及中国历史作出极大贡献,尤其是毛泽东等近现代人才群体的涌现,湖南人才可谓是如日中天。通过精英人物这一载体,获得发展的机遇,是湖湘文化之历史必然。

      刘子甲:一切都在发展,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有着丰厚底蕴优秀传统的湖湘文化能否继续发展?它在我们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又将扮演什么角色呢?
    黄守愚: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古往今来,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黑格尔曾说:“民族精神是认识自己和希求自己的神物”。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精神;其支撑点是自强不息的开创精神、艰苦奋斗的自立精神。满怀爱国主义精神和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执着追求真理的理想主义精神及忧患精神的屈原是一位跨越时空、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典范。
    湖湘精神传统必将在将来获得更大发展,我们将“继往开来”、“返本开新”。历史上,湖南人改写中国历史与命运,所以我们深深地相信,中国的将来离不开湖湘文化,湖湘文化也必将为写中国历史再次谱写新的辉煌篇章。“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湖南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虽然身在湖湘,但是心怀天下。我们深深地相信,有着开创精神、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霸蛮精神的“湖南人”将会使湖南人的意志与湖湘文化再次标显于世!

彰鸿儒高论, 何困乏之有。岳麓书院存两块清帝御赐扁牌:其一为康熙爷赐“学达性天”扁;其二为乾隆爷赐“道南正脉”扁。“学达性天”表彰湖湘理学已通达人性和天理,已至天人合一的境界。“道南正脉”以皇帝身份肯定湖湘理学是洛阳二程理学向南传播的正统。程氏兄弟在河南开坛讲学,名动天下,宇内彦俊云集。有闽南后生杨时慕名前来求学。他来时,天降大雪,二程正在午休,杨时便立在程门外的雪地里等候。这个故事叫“程门立雪”。后来,杨时学成毕业,要回南方老家了,二程亲自送别杨时,并感叹地说“吾道南矣”。乾隆爷正是基于此,才有“道南正脉”之扁。

      王闿运之联,“吾道南来”源于程说,“原系濂溪一脉”是说湖湘理学虽来自洛阳程氏,但洛阳程氏之说又来自湘人周敦颐(宋代朱程理学的开山鼻祖),所以最终还是“原系濂溪一脉”。至于“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则惹来非议。口气大了点,国人不服。“大江”是指中国文化,说中国文化无非湘文化的“余波”,是狂了点。王本身就是一“楚狂”,并不代表湖湘理性。

阅读 386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运营:首湘缘网
京ICP备05067984号-38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