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首页 > 毛泽东研究 > 政治思想 >

中秋节前一天,毛泽东领导了一场开创革命斗争新纪元的重要起义

媒体:上观新闻  作者:佚名
专业号:梅泥 2019/9/16 14:28:36

▲这场起义,开创了革命斗争新的纪元,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全新道路。

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但在革命时期,硝烟和豪情也曾弥漫在战斗岁月中的中秋节。

1927年9月9日,中秋节的前一天,长沙至岳阳、长沙至株洲的铁路线被同时破坏,湘赣边界的山区枪声大作。这就是中国革命史上有名的秋收起义。这场起义,开创了革命斗争新的纪元,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全新道路。

恰逢中秋,工农革命军在祠堂会餐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低潮,共产党人无惧白色恐怖,果断拿起武器反抗,通过武装斗争寻求劳苦大众的彻底解放的救世良方。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作了坚决的斗争,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的观点。汉口“八七”会议改选了党中央的领导,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并决定领导湘鄂赣粤农民举行秋收起义。毛泽东来到湖南改组了湖南省委,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暴动,打倒国民党政府!”“农民夺取土地!” 9月9日,秋收起义正式爆发,暴动的口号山鸣谷应,革命的怒潮滚滚向前。破路是起义的信号。起义的铁路工人和农民,破坏了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两段铁路,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同日从江西修水出发,向长寿街进攻。部队高举着工农革命军的鲜艳红旗,昂首前进。

9月10日,中秋节当天,一团拿下朱溪厂,随即越过平、修边界,占领了平江县龙门厂。

正当一团胜利进军时,却遭遇混入起义部队邱国轩部的叛变袭击,致使其腹背受敌,损失惨重,被迫向浏阳方向转移。而在安源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在拿下體陵、浏阳后,因指挥者的麻痹轻敌,同样陷入敌人的重围,部队大部被打散。

工农革命军第三团由毛泽东率领,当时正逢旧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时任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经过艰难险阻,由安源到达湘赣边陲山城铜鼓。中秋佳节,铜鼓第三团团部驻地非常热闹,团部召集排以上干部,在肖家祠堂举行会餐。饭前,毛泽东传达了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安源市委有关秋收暴动的部署,号召大家举行秋收起义,拿起枪杆子,举行武装暴动,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权。

打出第一面属于人民军队的军旗

次日,工农革命军第三团,在毛泽东亲自领导下,在铜鼓起义。身穿灰色军装、工人装、农民杂色服装的三支队伍系上了红布带,打出了红旗,旗杆上面有白铜枪尖,并有镰刀斧头的图案,红旗边上一排黑字,写明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打出自己的旗子”,明确这是一支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是工农革命军。这面被称为“人民军队历史上的第一面军旗”的旗帜,由师部参谋何长工、副官杨立三、参谋处长陈树华设计。

这面军旗的样式为:旗底全部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五角星内有镰刀、斧头,分别代表工人、农民;旗面左侧靠旗杆的一条白布涵管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字样。军队的性质:代表着劳苦大众。

为了制作军旗,修水县城内的几十名裁缝师傅主动请缨,义务承担军旗的缝制任务,布店的老板无偿献出红布料,一位樊姓师傅激动地说:“我们祖祖辈辈受尽了土豪劣绅的压迫,今天才算在军旗上看见了‘工农’两字。我们即使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尽快把旗子做好。”经过群众几天几夜的紧张赶制,100面崭新的军旗缝制完成,同时还缝制了1000多条红领巾、红袖章,以备起义时用。

唤醒了千百万工农群众

据毛泽东的回忆,起义那一天,铜鼓的天气并不好,天色灰蒙蒙的,后来还下了雨。第三团攻打浏阳,到文家市,一直是阴雨天。总指挥卢德铭在芦溪牺牲那天,也下着大雨。那些日子很少有晴天,痢疾、疟疾在工农革命军中肆虐,部队减员严重。“那是我第一次带兵,到三湾时部队只有700人,比在文家市少了几百人,比起义时四个团的人数少了八九成。”

那时,毛泽东率领的第三团先是顺利挺进白沙镇,占领浏阳东门市,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在敌新八军迂回回来后,正面受敌火力压制。全团与敌人鏖战多时,最终从马鞍山脚下向上坪撤退,没有实现会攻长沙的目标。失败后聚拢的工农革命军不得不作出痛苦抉择,引军向井冈,从而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由于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和缺乏作战经验等原因,遭到了严重的挫折。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继秋收起义之后,湖北、江西、广东、江苏、河南各省部分地区的农民,也纷纷举行了武装暴动。

秋收起义时,毛泽东写下一首著名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沉沉,霹雳一声暴动。

以湘赣边界为中心的秋收起义,像惊天动地的春雷,唤醒了千百万工农群众,对于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革命力量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带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资料来源:肖克、 何长工《秋收起义》,罗章龙、何长工《亲历秋收起义》,张可《风暴 : 秋收起义纪实》、解放军报、文汇报

阅读 1495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运营:首湘缘网
京ICP备05067984号-38
基于E-file技术构建